本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推進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的戰略部署,進一步推動內蒙古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協同發展,完善區域合作機制,提升師資隊伍整體水平,6月19日至21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指導,我校主辦的內蒙古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孔子學院)工作聯盟第一次理事會暨國際中文教育師資培訓會在呼和浩特市召開。自治區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尤俊成,我校副校長賈美林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全區普通高校、高職院校和中學等各類教育機構的46個理事單位的近200名代表參加會議。

大會審議并表決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孔子學院)工作聯盟章程》及《內蒙古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孔子學院)工作聯盟三年行動計劃》,為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聯盟的規范運行和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此次審議通過的《內蒙古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孔子學院)工作聯盟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聯盟的重點任務和發展路徑,旨在通過資源整合、機制創新與平臺共建,不斷提升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的整體水平與國際影響力。該計劃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推動聯盟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將有力加強成員單位之間的協同聯動,切實提升工作實效,為自治區在服務國家對外中文教育戰略、加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奠定基礎。
主旨報告環節,北京語言大學國際中文教育研究院院長吳應輝圍繞“內蒙古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定位、體系構建與學科建設”作專題報告,提出了建設本地區中文教育學科體系、發展數字教育平臺、配合區域中文標準建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為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的發展明確了方向。隨后,來自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包頭師范學院的代表依次分享了各校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經驗與成果。
此次培訓會邀請多位國內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北京語言大學吳應輝、大連外國語大學安曉燕、華東師范大學吳勇毅、北京大學姚駿、海南師范大學孫丹、北京語言大學梁宇分別圍繞“國際中文教育新動態、新領域與新方法”“國際中文教師專業成長路徑”“《國際中文教師專業能力標準》與教師發展”“《國際中文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的內在邏輯”“數智化時代下的國際中文教育”“國際中文教育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實操”“國際中文教育學術論文寫作與審稿標準”“國際中文教學資源的選用與研發”等內容作了專題報告。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此次會議搭建了區域高校之間溝通交流的平臺,拓寬了教師們的學術視野、提升了專業水平,為推動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未來,內蒙古自治區國際中文教育(孔子學院)工作聯盟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聚焦重點任務,強化協同聯動,推進內蒙古國際中文教育在機制建設、人才培養、教學研究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作出新的貢獻。
圖片:燕書羽 文字:國際交流合作處
編輯:燕書羽 初審:劉燕榮 復審:云樺 終審:王志強